母親與手機

發(fā)布時間:2018-12-10 本文來源:宣傳科 作者: 系統(tǒng)

■ 肖  雄

母親一字不識,但從使用手機開始,已近十年光景,母親與手機的故事,得從我給母親買手機開始。

  

(一)

記得母親的第一部手機,還是我上大學(xué)那會兒買的。

“媽,我給您買了一部手機,手機卡我都用我的身份證給您辦好了,周末有空帶回家給您?!?013年的暑假,我到深圳打暑假工歷練了一翻,回到學(xué)校后,用自己所掙的錢給母親買了一部手機。

“買手機?趕緊退了,花那冤枉錢干什么?”

“農(nóng)村人用什么手機,吃飽飯就不錯了,還有,我可沒閑錢交話費!”

撥通父親的手機后,讓母親接電話,還沒等我把話說完,母親就打斷了。

于是,我便不再提。差不多一個月后的某個周末,我回老家,當(dāng)我把手機送到母親手里的時候,又被教訓(xùn)了一通。母親特別怕浪費,我以“手機買都買了,人家不退,不用只有放在家里生銹?!睘橛桑赣H不得不收下。

因為母親不識字的緣故,用起手機來,十分吃力。

剛開始,母親接電話都困難,會把接聽鍵按錯,要么直接不接,要么說著說著就掛了。漸漸的時間長了,母親似乎喜歡上了手機,或是對手機使用起來越來越熟悉,或者是我上大學(xué)后極少回家的緣故,后來聽說,母親只要聽見手機鈴聲響,都會高興好久。

家里的農(nóng)活多數(shù)是壓在母親一人身上,所以,母親一年三百六十天的時間,基本是和土地打交道,母親黑黝黝的皮膚,便是見證。

而自從有手機后,母親對其保護可算是想盡了辦法。

老家是山地,山多地少路崎嶇,下地干農(nóng)活帶個手機是個麻煩事,稍不留神,就會碰著。母親學(xué)會使用手機后,每一次換手機,她都要求商家配一個手機殼,有時候不配,母親都會自己去單獨買一個。母親說,手機可是有錢人家玩意兒,在她手里,就是個寶,磕磕碰碰壞了,可惜!

說起母親與手機的事兒,總讓我哭笑不得。

有一次,母親在地里干活,翻地種菜,翻地的時候,不知怎么地手機就被土掩蓋住了,晚飯時間,母親回家準備吃飯的時候找不著手機,母親急得趕忙丟下碗筷到處找,后來摸黑到地里,硬是把土翻了個遍把手機找著。至那以后,母親下地都不帶手機了。

“丟就丟唄,又不是什么傳家寶,黑燈瞎火的找,傷了身體劃不著?!睙o意間和母親說起此事。

“用時間久了,有感情了,丟了心里慌慌的。何況你再買個新手機,我還得好久才熟悉”母親說。

其實,母親那次丟的手機用了兩年多,手機外殼和屏幕已經(jīng)斑斑點點,我知道,母親舍不得丟,有感情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怕花錢買新的。

在前些年,老家用手機的人也是極少的。土地貧瘠,加之父親輩兄弟姊妹多,分得的土地又少,母親一年到頭起早貪黑的在土地里,也只能夠維持一家溫飽,因此,對于錢,母親是省之又省,除了一家人必要的開銷,不能省的母親都想方設(shè)法省或者減少。

(二)

大學(xué)畢業(yè)到現(xiàn)在,工作已四年有余,因為能自食其力了,父母的負擔(dān)輕了,大幫小補的,家里生活條件好了許多。而面對父母,我總想著盡我所能地讓兩位老人享受更好的生活。

時過境遷,才幾年的時間,手機開始在農(nóng)村普及,現(xiàn)在基本是人手一部,手機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給母親買手機,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爻闪嗣磕瓯仨氁龅囊患隆?/span>

除了買手機,母親還擔(dān)心話費。

“少講點,話費貴很,掛啦!”

“先掛了,慢點又要欠費啦!”

母親不是在說笑,更不是在打趣,她確實在擔(dān)心話費,但每次提及每月我?guī)湍赣H交話費,她很認真的說不準。我們兄弟三個,沒有姊妹,也經(jīng)常不在家,母親交話費要遇趕場時到城里交,很不方便,后面在母親不知情的情況下,我索性將她的手機卡與我的綁在一起,話費與我共用。

后來,我和母親說,她的卡變成我的副卡了,她不用交話費了,用的是我的話費,母親信了,這不需要辯解,一直以來,母親最信任的是我。

我是和母親要走得近一些,母親給我打電話我是高興的,聽聽母親的聲音,母子之間說說心里話。

因為平時工作忙,每年真正能在家待上一兩天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甚至,加上工作的特殊,有時候路過家門也無法停留,于此,母親還多次埋怨。

也在這幾年,手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不管怎么變,手機,無疑成了維系我和母親,我和故鄉(xiāng)無法割舍的紐帶。

[核稿:周文波  責(zé)編:杜魏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