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
□ 周文波 初中的同學從遠在江蘇太倉的外地打工回來,非要看看離開十多年未見面的我,我只得放下手中的工作,“接待”了他。 談及近20年他在一直在外的打工經(jīng)歷,他說,感受最深的便是工廠外面寫著的那句冷冷的話:“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吹贸鰜?,說這話時,他對現(xiàn)在的打工生活有些厭倦,也有些無奈。 是的,這句話確實讓許多出門打過工的人深有感觸,想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有一個安定稱心的工作是許多人所向往的。目前從大的環(huán)境來看,社會就業(yè)形勢依然嚴峻,就業(yè)壓力非常大,許多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都很困難,因此,能找到一個合適自己的崗位就更不易,作為醫(yī)院的一名員工,于我們來說,應該更慶幸自己的機遇,更應該懂得珍惜自己現(xiàn)有的崗位,并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 在外行人看來,也許如此的想法似乎有點多余的擔憂,人吃了五谷雜糧,難免會生病,只要生病就得到醫(yī)院就診,因此,用不著擔心自己會掉了“飯碗”。在“醫(yī)改”的新形勢下,民營醫(yī)院的不斷競爭,對公立醫(yī)院的醫(yī)療環(huán)境不得不說是一種無形的沖擊,作為醫(yī)務工作者,我們也應有一種危機感。我們更應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鉆研業(yè)務,不斷提高醫(yī)療技術,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實力。說到底,這種危機感應該體現(xiàn)在我們每名員工作對自身的工作的珍惜程度,有了危機感,我們就會對自己現(xiàn)有的工作倍加珍惜,而只有心中常有危機感,且主動的努力工作,才會促使自己把本職工作干好,并不是別人勉強你去拼搏。 無論我們是在臨床醫(yī)技,還是在行政后勤崗位上工作,都不要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更不能抱著混一天算一天的思想,一部分員工在自己來之不易的工作崗位上,不是想著自己要怎么樣的去努力工作,怎么樣的去報答單位、組織給予自己的這份工作,而是一味追求高待遇,追求享受,從而放松了對自己自身要求,導致工作的標準要求不高,工作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拖拉馬虎,不思進取。這種現(xiàn)象在各行各業(yè)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畢竟是少數(shù)人。試想,如果我們自己不珍惜工作,不時刻保持危機感,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發(fā)展,就會面臨被單位淘汰的結(jié)局,到頭來自己將被這個社會所拋棄。 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我們應做到忠于單位、忠于崗位、盡職盡責,在工作中加強自身的素質(zhì),敢于承擔,而且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盡心盡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醫(yī)院的命運就是我們每個員工的命運,醫(yī)院的發(fā)展需要靠我們每個員工的貢獻和奮斗,醫(yī)院美好的明天離不開全院員工的努力。崗位需要奉獻,奉獻才有快樂,與其碌碌無為的敷衍每一天,倒不如充實、忙碌的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價值。 說到這里,這與一個人的責任心密切相關。什么是責任心?責任心就是一種擔當,要求我們每一位員工在其位、履其職、行其責,做到不馬虎、不推諉、不?;M心盡力、盡職盡責、盡其所能、盡力而為地做好工作;責任心也是一種情懷,應以大局為重,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作為一種崇尚,作為一種追求,把虛事干實,把實事干好,把難事干成。 常言道:“在其位而謀其職”。這話告訴我們,每一位員工做任何事都要有責任心,全力完成好領導交辦的每一件事情。雖然每個人都存在惰性,這是客觀存在于每個人身上的,但關鍵是要看自己是怎樣去克服這種心理。態(tài)度往往決定一切。不管是從事何種工作,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心態(tài),只有把責任放在第一位,才能把工作做好。責任勝于能力,有了責任心,每件事的結(jié)果就會改變,才能把工作干好。除此而外,我們還應該努力幫助身邊的同事,做到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提高,而不能認為自己的工作完成了,工作以外的任務不關自己的事,如此,將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建設。 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努力工作就是成全自己,因此,我們不僅對待工作要有責任感、使命感,更要有危機感和壓力感,把愛醫(yī)院的滿腔熱情投入到實際工作中,盡職盡責,力爭把自己鍛煉成崗位能手,迎接新的崗位對自己的挑戰(zhàn)。然而,努力工作的關鍵前提就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在干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只有大家共同負擔起責任,同心同力,心連心團結(jié)起來,才能真正充分發(fā)揮團隊的力量,才會成為一支拉得動、叫得響、打得贏的團隊。 [核稿:周文波 責編:杜魏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