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完成全市首例全腹腔鏡胃大部切除術+胃旁路術

發(fā)布時間:2019-12-05 本文來源:宣傳科 作者: 杜魏岑

本網訊  (杜魏岑  /  近日,畢節(ji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普通外科一病區(qū)手術團隊成功為一名35歲患十二指腸球降移行部巨大潰瘍并球腔狹窄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完成全腹腔鏡胃大部切除術+胃旁路術,該手術尚屬全市首例,填補了畢節(jié)市的一項技術空白。

患者陳女士系大方縣豬場鎮(zhèn)人,出現(xiàn)黑便,伴惡心、嘔吐五天,為進一步診療,于1026日到普通外科一病區(qū)就診。入院后,醫(yī)師立即為患者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降移行部巨大潰瘍并球腔狹窄、十二指腸球降移行部并出血、慢性萎縮性胃炎(C2型)、失血性貧血(中度)、高甘油三脂血癥、高血壓病、Ⅱ型糖尿病、竇性心動過緩,需行手術治療。但患者病情危重,隨時可能出現(xiàn)消化道大出血或出血不止,甚至失血休克、循環(huán)衰竭、窒息、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情況。


手術情景


為確保手術安全,術前,普通外科一病區(qū)主任醫(yī)師劉春銘組織科室全體醫(yī)師對診斷、手術適應癥及手術方案,術前準備、術中、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處置預案進行詳細討論,并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經同意后,1119日,劉春銘在主治醫(yī)師聶明、石明亮的協(xié)助下為患者實施腹腔鏡胃大部切除術+胃旁路術,患者腹部只有21cm、20.5cm小孔。手術順利,術后一周患者恢復良好,且患者血糖在沒有使用任何藥物的情況下,恢復正常,血脂正常,痊愈出院。


為患者做檢查


創(chuàng)傷小


據劉春銘介紹,腹腔鏡胃大部切除術是近年來國內開展的一項新技術,具有手術視野清晰、創(chuàng)傷小、術后疼痛輕、胃腸功能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腹壁瘢痕小以及對機體免疫功能影響小、并發(fā)癥較低等優(yōu)點。

腹腔鏡胃旁路手術是改變腸道結構、關閉大部分胃功能的手術,該術式適用于肥胖癥及糖尿病治療。手術將患者的胃分成上下兩部分,用于容納食物的只有原來胃部的1/6-1/10,然后在小胃的切口處開一條“岔路”,接上截取的一段小腸,重新排列小腸的位置,改變食物經過消化道的途徑,減緩胃排空速度,縮短小腸,降低吸收,從而達到減肥降糖的目的。

該患者術前血糖高,每天均要打胰島素4次,術后,血糖恢復正常,為患者減輕病痛和經濟負擔。每個患者的手術方案都是量身定制的,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適合胃旁路手術,2型糖尿病不合并肥胖的適合腸轉流手術,通過術前評估胰島功能,血糖變化情況等。綜合分析病人病情,按個體化原則,精確計算各項參數(shù),因人而異,制定手術方案。

[核稿:周文波  責編:杜魏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