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耳日:關注兒童聽力健康

發(fā)布時間:2016-03-17 本文來源:宣傳科 作者: 系統(tǒng)

聽覺是機體獲得外界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形成言語功能的基本條件。聽力障礙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33是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兒童聽力健康”,畢節(ji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主任韓鵬提醒,關注兒童聽力健康,要從細節(jié)做起,警惕噪音和藥物等隱形殺手對兒童聽力造成的傷害。

家長們需要格外注意家庭噪音對嬰幼兒造成的聽力損傷,曾有一位女士帶著四歲的女兒前來就診,不知什么時候起,四歲的小女孩對外界的反應感覺總是很“遲緩”。據(jù)孩子的母親介紹,自孩子幾個月起,就一直在家中播放各種音樂,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細胞,及早進行熏陶。經(jīng)過聽力檢查,孩子的聽力水平低于同齡的兒童,這也會造成后續(xù)的語言障礙、溝通障礙等問題。

噪聲可以造成耳聾、耳鳴和聽覺過敏等,是造成兒童及青少年聽力下降的常見原因,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鼓膜穿孔。馬路上汽車的喇叭聲、大樓里刺耳的裝修聲、影院里轟鳴的音響聲、卡拉OK、長時間戴著耳機聽音樂、經(jīng)常聽電話都可能造成永久的聽力損害。早期,噪聲對內(nèi)耳的損傷可能造成聽覺過敏或耳鳴,以后可能逐漸出現(xiàn)聽力下降。避免接觸噪聲,在噪聲環(huán)境中使用耳塞均可以減小或避免噪聲對聽覺的損害。

韓鵬說,孩子的聽覺器官非常嬌嫩,有些成人認為的微不足道的聲音,都可能給孩子帶來終身的傷害,生活中刺耳的聲音會過度刺激孩子內(nèi)耳里弱小卻非常精密的感應接收器,長期接觸噪音的孩子,會造成專注力降低,學習力、耐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降低。家長在這方面需要格外注意。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的聽力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在所有聽力障礙的患者當中,有很多性格孤僻、自卑,繼而帶來人際交往障礙等心理問題。聽力障礙帶來的交往障礙,在兒童中最為嚴重,一般耳聾的兒童,容易有脾氣暴躁、精神不集中等行為及心理問題,這都是在成長期聽力障礙造成的。因為耳聾的聽者常需要別人重復,才能明白別人的說話內(nèi)容,經(jīng)常聽不到,或聽不清,在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的成長期可能會導致孩子慢慢地將自己孤立起來,甚至造成脾氣暴躁、性格孤癖或抑郁癥等。聽力障礙帶來的人際交往障礙在成人中也是屢見不鮮的。聽覺不靈,常使聽者在學?;蛏缃粓龊现须y以跟同學和親友談話,甚至對在電話中交談也力不從心,以至有被隔離感和邊緣感。

要預防兒童的聽力障礙,韓鵬建議,要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首先要預防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的影響聽力的疾病,其特點是中耳腔內(nèi)積有液體,這種病目前多數(shù)人認為與咽鼓管功能障礙、機體的免疫功能,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有關,得這種病的孩子有的在感冒后突然出現(xiàn)各種耳病,有的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常以耳悶、聽力減退為主要表現(xiàn),少數(shù)兒童自述有輕微耳痛,兒童多表現(xiàn)為聽話遲鈍,誤聽或注意力不集中,把電視機音量開得很大,學習成績下降等,由于臨床癥狀不典型極易被家長忽視,造成兒童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或伴隨終身。其次,要慎用損傷聽力的藥物。許多藥物具有強烈的毒性,長期或一次性大量使用,或患兒對這種藥高度敏感,都可引起聽覺障礙。最常見的耳毒性藥物有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等,這些藥物主要造成聽神經(jīng)損害。由于小兒在使用這些抗生素時,不能正確反映早期中毒癥狀,極易誤診或漏診。

                                              肖桂楓   整理  

 

[核稿:周文波  責編:鄭]